以視論視 宣萱
2017年兩齣最叫好叫座的大台電視劇《不懂撒嬌的女人》(下稱《撒嬌》)和《使徒行者2》,都有眼前宣萱之演出,既演活「Mall姐(凌敏)」和「施嘉莉(Scarlett)」兩角,前者更與同劇「游生」成為去年最「入屋」的角色。兩齣劇、兩個「角色」,宣萱的這次「回歸」可謂例不虛發!你當然可以說宣萱揀劇本有一手,我卻更相信「揀宣萱」和邀得她回歸的人才是高手,沒有宣萱的「戲」和儲下來的觀眾緣,劇集的「劇味」、聲勢難免會大打折扣(至少七折),別以為這是美言,我也只是「以視論視」! 當中「Mall姐」一角更讓宣萱獲提名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7》「最佳女主角」兼視為大熱門。然而下筆時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7》已塵埃落定,失落「視后」寶座的宣萱應該不會太落寞,畢竟早熟知「遊戲(潛)規則」,也早已在馬來西亞「封后」(《TVB 馬來西亞星光薈萃頒獎典禮》)。這天訪問,已預告將不會出席頒獎禮的宣萱也表示對「視后」不抱任何期望。「有沒有獎項其實我都不會在意或失望。對我而言,拍劇就是我喜愛的工作。收視好固然開心,難得也得到外界不俗的口碑,現在拿了一個獎項,絕對不會有其他苛求。當日在馬來西亞頒獎典禮上,朋友告訴我,現場的歡呼聲維持了好一陣子。作為演員,始終最重視還是播出時的反應,很高興觀眾給我很好的評價,對我說演得好。其實演員很被動,以我的經驗,有時自己會覺得齣劇有高水準或試過遇上很強勁的卡士,都未必等如能叫好叫座,這些都是演員控制不來的未知數。」 還有一樣事情是演員控制不了的,就是重播時間!擱筆時為2月14日(年廿九),《撒嬌》將於年三十晚深夜即大年初一凌晨起一口氣分五日連播28集,離首播(2017年5月)十個月也不到,大概是近年最快重播的紀錄吧?雖說在這VOD(Video on demand)的世代,要觀眾坐定定每晚連看五集絕對是一種苛求和苛刻。但至少引證了TVB對這齣近年難得「神劇」之無比信心,也肯定了劇集的叫座力。
離開是為了
過去幾年除了鄧特希監製的《隱世者們》外,我們只能在一些港台電視劇中看到宣萱的演出,對於一眾「劇迷」固然「餓」了很久宣萱的戲,但她又可會有「餓劇」的時候?宣萱坦言享受這種較輕鬆的工作模式,而另一邊廂,內地劇集也讓她能作出一些跳出框框之新嘗試。「很老實說,不喜歡的東西俾錢我都不會做!我在《愛情悠悠藥草香》演一個大老婆,每天毒人、害人、打人,叫我演得痛快。這類角色在TVB是絕對沒有機會演的,你可有看過我演壞人角色?所以當初劇組接觸我的時候我也有點好奇和詫異!」然而當要宣萱選過去最難忘的劇集和角色,她的選擇還是《賭場風雲》的「爛賭婆」「李青雲」和《刑事偵緝檔案》的臨床心理學家「武俏君」。「這些劇集故事和角色於當年可謂相當破格,還記得當然是第一次TVB因為拍劇而特意安排我去見一位『真』臨床心理學家,為角色作資料搜集。」 多得宣萱的提醒,想起那些年,「大台」也曾經與「破格」、「創新」、「認真」劃上等號,難怪當年的宣萱會如「Mall姐」一樣甘願「嫁咗畀公司!」只是後來劇集質素每況越下,加上內地市場的打開,再加上「汪阿姐」口中的「山頭主義」促成「樹倒猢猻散」的局面,也不用再細表了。只是⋯⋯又是甚麼能打動宣萱回歸這前東家? 「當初走的原因是尊重和誠意問題。今次『杜生』(無綫助理總經理杜之克)向我表示了應有的尊重,這比斟酌人工酬勞更重要。另外,推動到我的原因是『撒嬌』是一齣『女人劇』,幾年前曾有人找我回來拍劇,開的都是警匪片我反而興趣不大,當時我離開公司大概兩年,我希望回歸之作能夠呈現一種新鮮感,模式上也希望能夠『貴精不貴多』。如果劇本又只是在男女主角之間『攝』入感情線就不必預我了,這問題其實我一早有反映過,今次遇上《撒嬌》這好劇本,也是時機上的巧妙。」 「不過在拍《撒嬌》與《使徒行者2》之間,也有個猶豫,也是當時不想接拍的原因。不想一回歸就讓自己太辛苦,但他們告訴我戲份比較輕,不用拍打戲,角色特別,而且第一次和陳豪做對手戲,20年來都沒有機會。」女強人的角色從來都是宣萱的強項,爽直的她演律師和警察得心應手。偏偏她很喜歡「施嘉莉」這個角色,內斂而複雜的性格令覺得有挑戰性。「這角色你要我後生做也做不來,起碼有些人生歷練才演得出來,需要很多內心戲。『Mall姐』還可以說有些相似之處,『施嘉莉』跟我自己相反,完全沒有共通點。她的人物構造在觀眾面前一步一步揭開,沒有跟上劇情的話,就只會覺得硬朗,猜想她是忠或奸。至於自己和『Mall姐』在做事上的認真和執著真的是比較相似,但沒有她這樣extreme,這樣怕out of control。」 《撒嬌》是大台首部4K全實景拍攝製作的劇集;《使徒行者2》更是中、港合拍劇,宣萱坦言樂見劇集得到更多的製作資源。「以前覺得劇接劇的工作模式曾讓人透不過氣來,在沒有機會消化角色的時候就馬上入劇組。十多年來也過著『一劇接一劇』的生活。現在相對資源多了,能夠攤長來拍,對於演員絕對是利多於弊。」